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x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信息

关爱老人 从心做起 ——锡林郭勒盟养老机构“封院 不封精神文化生活”的疫情防控侧记

发布时间:2022-02-21 来源:民政局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五,太仆寺旗区域性敬老院小广场老年人们身着各式戏装,敲锣打鼓精彩表演庆元宵秧歌舞。

        为丰富老年人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期间精神文化生活,锡林郭勒盟各地养老机构实施“关爱老人、从心做起”行动,结合实际,院内举办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效解焦虑情绪人际关系孤独、心理压力,促进老人身心健康,筑牢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屏障。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区域性敬老院是全盟建设规模最大、供养特困人员人最多、坐落于乡村的旗县级公办养老机构。2019年投入运营以来,入住特困人员160多人,该院在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期间,对院民生活秩序进行细心调解的基础上,制定院民户外活动娱乐健身时间,护理、护工人员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带领院民在院内小广场上扭秧歌舞,为老年人生活添彩,在非常时期让老年人感受到喜悦和欢乐,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特困人员心里。  

        太仆寺旗区域性敬老院院民们是当地各乡镇的农村特困人员,院领导关注农村特困人员习俗和爱好,做好了教院民跳秧歌舞的计划。2021年6月,他们准备秧歌舞视频教材和道具,首先组织护理、护工人员学习扭秧歌舞,该院护理、护工人员是附近村的“40 、50”妇女,对她们来说学起扭秧歌舞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不到一周时间8名员工学会了扭秧歌,爱心的员工们承担起了教院民扭秧歌舞的业余工作。从此开始养老院内增加了一道欣喜地娱乐活动,员工们耐心教导院民扭秧歌舞,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特困人员,一辈子没接触过音乐舞蹈,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近100岁的老爷爷们,在音乐和歌声中老人们笑起来了,一个个着装专业舞蹈服、拿起道具踊跃学起了秧歌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员工们的耐心教导有40多名院民熟练跳起了秧歌舞,10几名院民学会了敲鼓伴奏,其余院民坐在小广场休闲座椅上晒晒太阳,呼吸着室外新鲜空气,心情舒畅、笑呵呵的观看表演。近百岁的朱金龙(1923年出生)爷爷也学会了,他格外高兴。朱爷爷说“我入住太仆寺旗敬老院30年了,我们敬老院搬迁过多次,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这一百岁的老头还学会跳舞了,我们养老院好,感谢照护我们的院长和工作人员....”。  

        ——锡林浩特市锡林颐和苑国际养老中心是一处集中供养和城市居家养老双向功能的大型社会办养老机构。2021年,锡林颐和苑国际养老中心240张床位的集中供养区域投入运营,收住城乡失能、半失能、高龄社会老年人80多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对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提高运营服务效率,锡林颐和苑国际养老中心按照《养老机构安全基本规范(国家标准)》要求,为院民提供优质规范服务的同时,制定“一周文娱活动方案”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安排歌咏、书法、手工制作、摄影、美术、棋牌、观影、游览等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开展适合老人特点交谊舞、民族舞、太极拳、轮椅操、手指操等的文体康乐活动,并且为失能老人专门安排益于感知觉恢复的游戏干预性康复活动,注重老年人身心健康,以康复娱乐一体化服务吸引老年人,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机构社会知名度和入住率。为保障活动质量和效率,每次活动有专业性护工人员与院民手把手互动开展,发放小礼物和纪念品,唤起老人积极性和兴趣爱好,让老人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增强个人体能,预防老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退化,让院民真正感受到了“老有所乐”欢乐,提升老人“养老院为家”的温馨感觉,得到了老人和家属们的拥护和喜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就是锡林郭勒盟养老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关爱老年人、从心做起,封院不封精神文化生活”的防控措施和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