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因流经全境的内蒙古最大内陆河乌拉盖河而得名,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交界地带,南与霍林郭勒市接壤,东北与阿尔山市毗邻。土地总面积50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5万人,辖巴彦胡硕1个建制镇(管委会所在地)和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3个国有农牧场,是锡林郭勒盟13个旗县市区之一。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约占锡林郭勒盟总储量的1/3,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25亿吨,为中灰、低硫、低磷优质动力褐煤,拥有内蒙古最为完好的天然草原672万亩,野生植物850余种,素有“天边草原”的美誉。
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代化乌拉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卫生县城、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国有草场建设试点、国家“红色草原”、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内蒙古党校绿色发展教学科研调研基地。正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国有天然草原植被平均高度达、盖度、草产量各项指标持续位居自治区前列。形成了“现代精品农牧业、煤电清洁能源业、原生态草原文化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国家优质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在乌拉盖审定命名,优质肉牛、肉羊、牧草、燕麦、马铃薯等种业齐聚发力。形成煤电一体化的产业支撑布局,已建成国家能源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1500万吨/年)、山东能源鲁新农乃庙煤矿(500万吨/年),正在建设江苏能源乌拉盖2×100万千瓦褐煤高效利用超超临界电厂。已建成九曲湾、布林泉、野狼谷3个国家4A级景区,正在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九曲湾5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力开启生态、文化、教育、旅游融合新篇章。
2024年,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0932万元,同比增长5.1%。工业增加值实现345144万元,同比增长5.1%。管理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2%。管理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管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774万元,同比增长2.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75元,同比增长3.7%。管理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884万元,同比下降34%。其中,非税收入47551万元,同比下降59.2%;税收收入161924万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770万元,同比下降20.9%。管理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1075万元,同比增长2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2433万元,同比下降12.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3225万元,同比增长50.2%。从结构上看,短期贷款余额148493万元,同比增长7.3%;中长期贷款余额234733万元,同比增长101.2%。乌拉盖管理区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301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0.6%;公路货运周转量139518万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0.1%。公路客运量累计完成4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保持不变;公路旅客周转量累计完成9492万人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0.1%。